当前位置:拽得网>社会热点 >   正文

“隐形的翅膀”助力残疾人运动员 实在太让人骄傲了

导读:“隐形的翅膀”助力残疾人运动员 实在太让人骄傲了3月9日,北京冬残奥会残奥越野滑雪男子短距离(坐姿)决赛中,中国选手郑鹏和毛忠武分获冠亚军。郑鹏赛后表示,一年多前,自己的训练遇到瓶颈

辅具的制造涉及人体工程学、运动力学等一系列专业学科,研发、测试、保障是一项科学系统工程。由于残疾人运动员的残疾程度不同、竞技项目各异,相关辅具的结构、用途也不尽相同。如越野滑雪,下肢截肢的运动员常选择跪在滑雪架上,患有小儿麻痹的运动员则大多使用坐姿。种种差异使得每位运动员的雪架都需要个性化设计,要根据运动员的需求定制。郑鹏说,“器材跟我们的身体融为一体,舒适度极为重要”。

“隐形的翅膀”助力残疾人运动员 实在太让人骄傲了

我国残疾人辅具研发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上世纪80年代,曾有残疾人运动员因为假肢接受腔不适配,残肢被磨得鲜血淋漓,这一幕深深触动了科研人员。在中国残联的支持下,让中国的残疾人运动员穿戴上中国研发的器械去挑战和突破,成为科研工作者的目标。1992年巴塞罗那残奥会上,中国运动员孙长亭正是穿着由中国研发的运动假肢夺金。

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后,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冬残奥运动水平,吸引更多残障人士参加冰雪运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特别设立了“冬残奥运动员运动表现提升关键技术”项目。国内十几个科研单位组成科研团队,全方位承担起该项任务的攻关。经过数年不懈努力,国内首款用于单板滑雪运动的滑雪假肢,专供寒冷感知不敏感的截瘫运动员使用的保暖护具,全面监测残疾人运动员生理参数、训练强度、技术动作的数字化系统平台等一系列极具科技含量的残疾人运动辅具已然步入实际应用。

专用辅具在激发残疾人运动员潜能的同时,也在最大限度避免他们因训练不当造成二次受伤。科研工作者与残疾人运动员同心同行,让后者深切感受到现实的支持和心理的温暖。残疾人运动员一次次超越自我、实现梦想,更映衬出中国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进步、中国社会人文水平不断提升。

将现代科技更多应用到残疾人辅具上,将帮助残疾人更好实现功能代偿,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助力他们步入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轨道。结合现实,在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工作人员热心地为全国的残疾人朋友提供辅具适配咨询服务,获得更多“行动力”的残疾人将发现更宽广的“前路”。残疾人体现个人价值,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也是“残健融合”的应有之义。

国际残奥委会发言人评价:中国将冬残奥运动带到了新的高度。随着我国残疾人体育科研、器械研发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将为更多残疾人插上“隐形的翅膀”,助力他们“展翅飞翔”。

内容